旌德县旌阳镇柳溪村辖10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567户2056人,设党总支1个、党支部2个、党小组4个,现有党员69人。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2917亩,林地9000余亩。
近年来,柳溪村党总支借着“三变”改革的春风,围绕“强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振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优势,把党员作用发挥出来、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林地资源利用起来,因地制宜,多路径发展富民产业,通过“党建+产业”,打好集体经济发展“组合拳”,寻找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全面打响了红色引领、绿色发展、金色振兴“三色”柳溪党建品牌。
短短几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由2016年的3万余元增加到2021年的61.4万元,村民分红和土地租金总额达25万余元,一跃成为全县经济强村,也让村民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柳溪村因此先后获评全县“一抓双促工程九星村”、全市乡村振兴“十镇百村”示范村、全省第二批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全省林长制改革先行区建设示范村等殊荣。其党建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经验入选全省50个典型并在全省推广。
一、背景与意义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旌德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农村“三变”改革契机,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作为主攻方向,先后出台了《旌德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关于进一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分类确定发展目标。并将发展成效作为村干部绩效报酬的主要依据。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强基层组织,筑牢“火车头”。
一是实施农村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按照基层党建“三化”要求,深入实施“五基五力”行动计划,加强自身和各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网格化建设,严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红黄榜”等制度,创新开展“党员活动日”、“党员中心户”制度,铸造战斗堡垒,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先后投入50余万元,改建村级活动场所,建成了长达20多米的党建文化墙,达到了基层党建“六有”(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标准,通过了3A党支部验收。
二是实施村干部素质能力提升行动。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参加县镇等有关部门组织的新任干部任职培训,参加镇域经济发展研讨座谈会、参加“学习强国”线上学习等,努力拓展发展思维,增强抓产业、抓发展意识,以思想观念转变、素质能力提升引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干部培养,先后组织到广德、宁国及浙江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2016年12月底,村党总支自费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近50人远赴浙江诸暨香榧基地考察,学习林地改革、创办两山银行、发展集体经济、给村民分红的先进做法,让大家开阔眼界,坚定了柳溪村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用好基层党建考核“指挥棒”。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纳入村级党建责任考核、作为村“两委”干部年终绩效考评、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倒逼每一个村“两委”干部都必须千方百计在集体经济发展上想点子、干事情,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2019-2021年,连续3年柳溪村党建工作,获评全镇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二)强化人才培养,锻造“主力军”。
一是优化班子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征求民意,把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公道正派的人选拔到班子中来,2021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旌阳镇在柳溪村率先开展村委会一票制选举试点。村党总支书记姚洪武,因工作突出、群众信任度极高,虽然年龄已过,通过组织部门考察继续留任党总支书记,通过一票制高票当选村主任,实行“一肩挑”。
二是加强组织人才培育。注重抓好村党组织后备力量队伍建设,培育村级后备力量5人;坚持好中选优,从学历高、致富带头人中培养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充实基层服务力量。近年共发展积极分子3人,发展新党员2名。主动争取县镇支持,安排县农水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和省委组织部选调生1名协助开展村两委工作,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
三是搭建平台双招双引。编制项目主动出击。2017年初,柳溪村邀请县农业、林业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规划布局先期流转的2000余亩零散荒山林地,编制产业项目对外招商,鼓励懂技术有经营能力的能人开发经营。有了可开发的资源也不能坐等客商上门。2017年初土地刚流转完,村党总支一班人,就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充分发挥个人的人力资源和人脉关系,先后到宁国、浙江等地寻求合作伙伴。成功吸引宁国詹氏集团、浙商熊来生及本村种养大户、入党积极分子曹成才前来转包土地,发展香榧、白茶、果园等特色产业。
(三)强化资源整合,打通“主动脉”。
一是探索“党建+两山银行”,推进资源开发。 柳溪村有林地面积9105亩,几乎每户都有十几亩的山场。2016年以前的小打小闹发挥不了林地经济效益,如何利用丰富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了村两委班子的难题。村党总支先后召开了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各村民组会议等,决定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盘活农民土地、山场承包经营权。同时借鉴浙江诸暨“两山银行”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做法,将村两委统一流转的低效益土地2276亩,存入“两山银行”,并发给140余户农户《生态资源受益权证》,让村民吃上定心丸。2021年8月,正式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第一家村镇“两山银行”。
二是探索“党建+经营主体”,加快产业带动。柳溪村以胡家湾和黄力山两千余亩山场为资源,以争取到的旌德县集体经济扶持发展基金145万元入股,合作成立旌德县蓝海森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王家春白茶种植有限公司,先后建成了1150亩白茶、1000亩香榧两大基地及优质果园基地120亩。持《生态资源受益权证》入股的农户,按规定获得租金300元和保底分红,村集体公司每年保底分红18万元。目前3大基地上已是茶果飘香,生态效益也逐步显现。不仅为村集体和入股农户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更带来就业务工机会。每年在3大基地务工工资达360余万元,其中为16户脱贫户增加收入16.7万元。
三是探索“党建+资产资金”,抓好资产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还要多路径盘活闲置的资产资金。柳溪村两委经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积极整合闲置的安置地、山场、水面进行发包租赁。先后将闲置的大汶里安置地出租给旌德县润溪建材有限公司,将集体水库承包给个人,每年收取租金2.3万元。同时积极尝试工业强村之路,对生产效益好的村企康辉水泥预制品厂投资50万元,按“保底与按股分红”孰高的方式取得收益,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6万元。
(四)强化全心服务,建好“连心桥”。
一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些村民观念守旧,不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经营。在姚洪武及党员杨冬明、杨雪松,村民代表徐学锋、胡有平等带头下,2017年初柳溪村就先行流转了500多亩山场林地,到年底就全部完成了两千余亩山场流转。2017年3月,黄立山村民组程玉莲户有一片38亩山场地处基地中央,因观念守旧,死活不愿意流转,影响整片开发。村两委干部上门10余次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政策、讲利弊,终于打开其心结。
二是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每年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1-2次,及时为村企服务,开展文明创建、义务帮扶等工作。为响应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号召,今年2月28日,柳溪村党总支会同村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一道在千亩白茶基地开展了“弯腰一秒,创绿增洁”主题活动,还白茶基地一个干净整治的生产和观景游玩环境,用“志愿红”妆点“乡村绿”,绘就了洁美乡村新画卷。
三是全心服务办实事解难题。探索“党组织+全心服务”。柳溪村利用村两委组织优势,积极为村企和白茶、香榧等项目基地开展土地集中流转提供协调服务,按服务合同取得相应服务费,增加村集体收入。为申鑫矿业协调各种纠纷,获得村集体服务费6万元/年,为白茶、香榧两大基地开展土地流转、协调矛盾纠纷,获得协调服务费5万元/年。
受国内本轮疫情影响,各地春茶采摘“用工难”,村“两委”全力以赴组织党员干部为企业提供各项帮助,帮助企业渡过“用工荒”难关,确保春茶采摘与疫情防控实现“两不误”。
三、主要成效
一是拓宽了发展渠道。通过扎实推进“党建+产业”促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党建+集体经济”工作,拓宽了“党建+发展”模式,即:“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资产经营型”“服务创收型”等多途径增收模式,使柳溪一跃成为经济强村。
二是做大了产业集群。通过“党组织+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方式,布局全村特色产业链,成功实施了白茶、香榧、特色果园等一批发展成效好的产业项目,促进了集体经济飞速可持续发展。
三是优化了发展环境。通过示范引领,党员带头、全心服务,形成了“支部牵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浓厚发展氛围。同时通过争取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和财政衔接乡村振兴项目,解决了柳溪村下山路路基、白茶基地综合办公楼建设等问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四是巩固了基层堡垒。集体经济强了,村民腰包鼓了,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得到保障,村内公共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强化,村党组织的基层堡垒更加牢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党建的高质量与发展的高质量。
四、探讨与启示
一是建强党组织是关键。集体强不强,就看“领头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必须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组织力,发挥村党组织唱主角作用。柳溪在短短的5年时间就能够取得巨大成绩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直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更得益于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一致、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勇于创新,带领全村村民苦干实干、奋力拼搏的结果。
二是选好产业是基础。村党总支因地制宜,根据本村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和适宜发展林果茶等产业的特点,通过双招双引,发展了白茶香榧果园等绿色生态又劳动较密集型的三大产业,不仅解决了生态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拓展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空间,又解决了部分劳力就近就业问题,达到了村、企、农户多赢目标。特色产业发展红利竞相释放,以“党建+产业”的方式带动集体经济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助推器”。
三是全心服务是保障。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一方面村两委积极主动为村企和白茶、香榧等项目基地建设提供了各类协调服务,解决了如用工荒等问题,使项目基地得以顺利建成发挥效益,优化了发展环境。一方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站在村民角度想问题、办实事。通过发放生态权益证,让村民吃上定心;及时发放改革红利,凝聚起了全体村民强大的党心民心。
如今,旌阳镇各村、各社区在柳溪村的示范引领下,也正发扬着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奋斗精神,乘着农村改革的春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乡村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再提升,乡村振兴再提品,为加快建设长三角休闲养生后花园、打造高质量绿色发展新旌德作出慢城旌阳新贡献。(旌阳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