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综合

孙村镇:巧用积分制 赋能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3-05-31 16:09:26 编辑: 孙村镇 访问次数:1552 字体大小:

 

近年来,孙村镇以“积分制”为抓手,围绕“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公开评议、正面激励”的工作思路,用“小积分”激发党员“大干劲”,搭建党群“连心桥”,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

积分评定动静结合,党员管理由“虚”入“实”。坚持“常规、动态、延伸”三种管理方式,严格加分标准,细化扣分项目,把党员现实表现转化为鲜明具体可操作的分数“硬指标”。一是常规管理有基础。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每月按时列席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或会议等作为基本赋分项。二是动态管理有深度。根据政策宣传、帮办代办、关爱老弱等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度赋予党员“动态分值”,对存在不道德、不文明行为,不听从党支部安排、不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进行扣分,严格品行设置政治扣分。三是延伸管理有新意。对积极参加森林防火、文明创建、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等等中心工作中模范带头作用突出等作为工作加分项,赋予相应的“延伸分值”,激发党员干劲。

积分兑换鼓舞干劲,党员管理由“软”变“强”构建“党员+超市+积分”模式,党员互相之间比着干,通过“挣分”“积分”,以分换物,凝聚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强大合力。一是健全制度。各村结合实际,制定党员积分“超市”活动方案和积分细则,健全党员积分兑换管理运行制度,通过“生态美超市”采购卷纸、毛巾、肥皂、洗衣粉等各类物品,按照标准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充分发挥激励作用。二是公开表彰。各村设立“光荣榜”,每季度对累计积分多的党员进行上墙表彰,将他们的活动事迹记录于“光荣榜”,增加党员的荣誉感、生活的仪式感,让党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治理。三是择优选育。通过发展党员“先锋工程”,结合“积分制”、“红黄榜”,以党员量化积分结果,作为优先推荐为党组织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重要参考指标,鼓励引导争先进位。

积分效能有效发挥,党员管理由“表”及“里”。以党员积分管理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形成群策群力、同心同行的乡村治理新局面。一是“单向付出”转化为“双向互动”。党群服务化为积分,将服务的受益人群延伸至服务者本身,使“单向付出”转化为“双向互动”,无形之中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壮大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二是“清单指导”转化为“激励引导”。通过积分奖励、实物兑换的新方法新载体,党员群众从过去的凡事“要我干”转变成现在的遇事“我要干”,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三是“党员干群众看”转化为“党员群众一起干”。通过积分制管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真正形成“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没有过路客”的治理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