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民政局强化党建引领,把机关党建与民政业务深度融合,以打造“以民为本·民益至上”党建品牌为抓手,做好“三个加法”,实现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推动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养老服务。一是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制定印发《旌德县2023年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条件,增强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二是优化老年助餐服务质量。高度重视老年人“一餐热饭”难题,办好关键小事,解决民生大事,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构建“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助餐点)+配送入户”的助餐服务体系,制发旌德县智慧养老服务一卡通,实现助餐全城通用。成立党员助老志愿者队伍,为本村高龄、独居老人提供助餐、探视服务,不断提高全县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党建+儿童福利。一是党建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牵头作用,建立完善以县未保委、镇未保工作站、村(社区)儿童主任为主体的未成年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全面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配齐配强乡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指导做好留守儿童随访记录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保障服务政策落实落细。二是党建与志愿服务结合。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动员相关党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牵手行动,组织县未保委成员单位、镇、村(社区)党员干部与全县351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牵手帮扶,动态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情况。
党建+社会救助。一是变“被动”为“主动”。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动作用,以主动入户宣传、解答政策疑惑等行动,回应困难群众期盼和需求,持续做好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工作,兜住兜牢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二是变“分散”为“聚合”。积极打造具有旌德特色的“救急难”工作品牌,紧贴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引导社会力量、社会团体参与,形成“主动发现、社会参与、综合施策、救助及时”的良好工作格局。目前,全县68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救急难”互助社备案工作,10个“救急难”互助社联合会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