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兴隆镇针对农村党员综合素质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创新采用“四法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
“针对法”培训。改变了以往一套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大水漫灌”式的将全体党员轮训一遍的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党员和他们自身的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有效提升党员参训的积极性,对村干部侧重于村务管理、生产经营、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的村务管理水平和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对农村党员侧重于牲畜养殖、特色农产品种植、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了农村党员的致富能力。目前已累计组织村干部培训12次,依托各村农民夜校组织农村党员培训三十余次,参训人次已达1000余人次.
“实践法”培训。从以往单一的“课堂”式的培训模式改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种植能手、养殖专家、管理精英以及镇农业站技术人员等教学力量,前往农业大户的种植大棚、工厂的生产车间等现场,开展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等技术的培训,把培训班办在田间地头,由农业专家手把手现场示范教学,在具体实践中提高党员、群众生产经营技能。目前,已通过邀请县农业专家、就业指导老师、工厂生产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授课7场,培训党员、群众500余人次,党员、群众的参训满意度达100%。
“研讨法”培训。针对以往党员教育培训中被动填鸭式的学习培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针对性的开展交流研讨会、头脑风暴会,并利用七一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到县外学习观摩,开拓视野,学习发达地区优秀的管理经验以及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业的发展之路。今年组织四个村18名村两委干部以及200余名党员外出学习,并以村内的产业发展、农旅融合、基层治理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会6次,50余名党员踊跃发言,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联系自身实际提出意见建议,在观摩中打开思路,在交流中提升能力。
“网络法”培训。针对党员外出务工、居家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等党员群体,通过建立覆盖全村党支部的党员微信群、农村党员干部电教远教站点以及组织网格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逐步构建起全覆盖的党员教育网络,常态化在党员微信群众推送政策宣传、党性教育等学习内容;利用电教远教站点,每月组织农村党员群众点播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两次;今年以来,组织网格员开展了“送学上门”活动两次,为镇内26名行动不便老党员提供送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