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委编办通过职责理顺到位、简政放权到位、盘活存量到位,助力全县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职责理顺到位,有效提升机构运行效能。一是构建乡镇“五个平台”。对乡镇和设在乡镇的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相关和协作密切的日常管理服务事项进行归类,构建“党群综合平台、经济发展平台、综合治理平台、综合执法平台、为民服务平台”,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一个口子抓党群、一条主线谋发展、一张网格强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窗口办服务。二是优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置。整合原乡镇七站八所执法力量和资源,在各镇统一设置综合执法行政执法大队,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基层治理模式,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明确县乡机构岗位对口联系。严格对照乡镇“三定”规定、法定权责事项和部门业务指导关系,制定《县乡机构岗位对口联系指导目录》,明确县乡“一对多”“多对一”机构岗位对口关系,进一步畅通上下衔接和联系指导关系。
简政放权到位,有效提升乡镇服务效能。一是持续推进乡镇赋权工作。聚焦乡镇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以转变职能、增强效能为重点,坚持“应放尽放、应接尽接,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基本盘+自选”的要求组织乡镇认领承接,依法赋予乡镇254 项县级审批执法权限,不断激发乡镇发展的承载力和创造力,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厘清县乡职责边界。衔接落实乡镇承接赋权事项,制定公布乡镇审批事项清单37项、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40项、配合事项清单61项,进一步厘清了乡镇和县直部门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理顺了乡镇及县直部门之间职责关系,有效缓解了工作中的责任不清,最大程度减少“扯皮”事项,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的县乡职能体系。
盘活存量到位,有效提升干部队伍活力。一是严格编制管理,夯实基层力量。积极克服县直编制总量不足的实际困难,采取“严控总量、减上补下”的方式,重新核定乡镇行政、事业编制。严格执行专编专用,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原农、林、水、财4个部门管理的228名事业编制全部下沉乡镇,同步转隶 175 人,无挤占挪用乡镇编制。二是统筹编制资源,强化乡镇队伍建设。每年年初及时对接组织、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分析研判乡镇干部退休、调出、辞职状况,应招尽招,满足乡镇用人需求。统筹管理乡镇各类编制和人员,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打破行政人员和事业人员的编制限制,实现编制人员使用效益最大化。(县委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