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旌德县云乐镇刘村村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创新治理,以党建“穿针引线”,打造基层治理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绣”出基层治理新图景。
搭平台、建机制,穿起治理“绣花针”。深化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激活网格治理“神经末梢”,制作使用《云乐镇刘村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流程图》,选优配强网格员9名,结合9名党员代表与9名村民代表,构建起“村党支部+网格员+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横向到组、纵向到户的组织体系,形成“一格多员”架构。通过“1+5+9+9+9+N”模式,每月召开1次议事会,每周组织包片干部开展1次走访,常态化收集民意诉求,着力研究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实现民情村内掌握、问题村内解决,不断提升搭建协商议事载体。截至目前收集摸排社情民意15条。
拓渠道、增路径,引好共治“千条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基层治理、民生实事、村务事项等内容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开展议事,变“独唱”为“合唱”,拓宽线上线下民意诉求收集渠道。建立群众“需求清单”,严格践行“表达诉求-支委商议-认领问题-确定方案-落实解决-会议反馈-效果评议”闭环,明确解决措施、完成时限和相关责任人,让民意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村民从议事前、议事中、议事后全链条参与。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提升村级事务透明度。目前,共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13件。
办实事、解民忧,织密民意“服务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需求多元、诉求多样等情况,该村牢固树立“党建+服务”工作理念,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面精准发力,在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等方面“量体裁衣”,针对性组织开展观摩学习、专题培训、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20余次,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帮办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优化村级便民服务阵地,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为、难有人帮。同时,在民情民意办理基础上,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积极做好民意诉求回访工作,注重问效于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治理力和服务力,切实将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