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城管执法局始终秉持为民管城,城管为民的初心,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深耕城市管理的“第一引擎”,强化履职担当,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区宜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
激活党建引擎,擦亮为民底色。按照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干事、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原则,持续推进“马路书记”特色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党建+信访”工作模式,创新马路信访工作,落实信访专员,开设特色工作室,将各类问题解决在马路上,全力做好重点时段信访维稳工作,累计化解各类信访案件255件,结合“马路书记”每周开展信访问题调研,做到信访事项“件件有回复、案案真解决”,将矛盾解决在基层。
强化创新驱动,打造“烟火”特色。立足县域实际,优化营商环境,个性化制定出台了《小城烟火十条》,探索出一套以推动流动摊贩入市规范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管理办法,适当放宽了经营范围、种类、数量限制,吸纳安置其它摊点,还因地制宜地增设了甘蔗、西瓜等季节性瓜果及苗木(幼苗)摊点,做到应设尽设,集中管理。同时,开放公共广场3个,设置临时便民疏导点16处,分门别类,为100余户经营者提供经营场地,促进夜间民生经济遍地开花。锚定群众关心小事、关键小事,在公园、广场、绿道等合适位置建设便民饮水点6处,在解放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建设市民休息区1处,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满意度。切实加强人文关怀,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属性,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为外卖、快递小哥在主城区设置5处休息区、等候区,打造充满温度、温情、温暖的烟火小城。
坚持科技赋能,增添治理亮色。结合“马路书记”四个责任区域范围的划定,将城区划分396个单元网格和6个责任网格,用科技赋能城市管理,全力打造“七步”闭环管理流程和“全路段、全方位”视频监控,拓展城市管理问题收集渠道,做到隐患及时排除、问题实时处置,用实科技手段,让管理更加“智慧”。2023年,通过自建、共享公安视频监控等方式充分运用473路城区高清监控摄像头,提供未覆盖、遗撒、违规乱倒等案件线索648起,智慧城管系统平台共受理案件29017件,其中自行处置5870件,信息采集员上报立案23147件,结案22839件,结案率98.67%。建设开通了“智能监管+高空喊话”执法新模式,对城市管理问题主要集中路段试点安装7处喊话点位,通过高空喊话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无照经营游商等问题225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