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孙村镇积极探索构建基层党组织后备人才全方位培养新机制,以“精心选、用心育、全心用”为主线,为乡村振兴蓄足“源头活水”。
严格标准精心“选”,注入后备力量“新活力”。严格选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把控选用人政治信念、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行,重点评估其党建工作熟悉情况,为民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担当,确保选拔出素质过硬、品德优良、作风务实的优秀人才。拓宽选用渠道。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全覆盖开展村级后备力量调查工作。通过个人自荐、基层党组织推荐、群众代表推荐的方式,内挖外引相结合,从本地种植能手、致富带头人、本土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择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
多元培养用心“育”,提升后备力量“硬实力”。丰富培训方式。依托党员冬训春训、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等阵地平台,采取“理论培训+经验交流+实地学习”的立体化培育模式,实现村级后备干部全覆盖、全方位培养。创新构建“日常教育+学历提升”双轨并行的村级后备干部培育体系,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群众基础扎实的村级干部队伍。重点围绕政策理论、群众工作、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精准帮带,着力提升后备力量的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常态化组织后备干部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产业发展等专题课程,实现理论领航和实践提升双结合。
关怀激励全心“用”, 增强后备力量“内生力”。搭建成长平台。以“因村制宜、因才设岗”为原则,结合村级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量身定制实践锻炼岗位,设置矛盾纠纷调解、项目推进协调、集体经济发展等实践岗位。强化日常监管。健全村级岗位专干“一人一档”履职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年度履职备案管理。将培训学习情况、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廉洁自律表现、年度考核等次、奖惩记录、待遇报酬等要素纳入履职评价体系,作为认定任职经历和履职成效的重要依据。建立“月度纪实、季度考评、年度总评”的动态管理机制,实行履职情况全程纪实、全程留痕,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