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宏伟目标的实现呼唤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年轻干部队伍。抓好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三类人群的学习教育,是关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年轻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是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的时代命题。
铸魂补钙,筑牢思想根基之塔。突出政治铸魂,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三类人群教育培训“必修课”,引导年轻干部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健全常态化学习机制,依托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三会一课”等载体,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年轻干部列席理论学习中心组近10次、参加专题读书班1次,依托“第一议题”制度参加学习20余次。充分运用皖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梅大梁、梅大栋革命烈士故居等本地红色资源,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年轻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的根本问题,确保信仰之基坚如磐石。
赋能提质,锻造实干担当之翼。围绕镇域经济发展中心任务和重点领域,精准识别年轻干部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实施乡村运营123计划,通过开展“周五训练营”“乡村圆桌会”等活动,围绕乡村振兴、素质提升、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周五训练营”活动5期、“乡村圆桌会”活动2期,帮助年轻干部填补知识空白、克服“本领恐慌”,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坚持把乡村振兴主战场、维护稳定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最好课堂。选派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6个村担任“产业小村长”,让年轻干部在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建立健全实践锻炼跟踪评价机制,确保“墩”出实效。
严管厚爱,涵养清正廉洁之风。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加强对年轻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监督管理,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落实“三级谈心”制度(主要领导谈骨干、分管领导谈重点、支部书记谈全员)。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和廉政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截至目前,已开展警示教育近10次。“七一”期间,组织30余人次到旌德县清廉馆、旌德县红色记忆展示厅等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