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理论宣讲 “隔着玻璃讲、照着稿子念”的困境,版书镇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队伍建设、阵地拓展、内容创新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起“有底气、接地气、有人气”的基层宣讲新格局,让党的理论政策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
聚焦 “谁来讲”,建强队伍让宣讲有“底气”。版书镇将 “人”作为宣讲工作的核心抓手,以“黄高峰微课堂”为载体构建立体宣讲矩阵。一是“领头雁”带头讲,镇党委书记、镇长等领导干部带头,围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主题,结合基层工作实例拆解政策要点,发挥“头雁效应”;二是“生力军”跟着讲,组建专业宣讲小分队和村级宣讲小分队,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打造懂政策、知民情、善宣讲的骨干队伍。今年以来,两支队伍累计深入村组开展“田间小课堂”“庭院座谈会”19场,让宣讲更贴民心。
聚焦 “在哪讲”,拓展阵地让宣讲有“地气”。版书镇打破传统 “室内课堂”的空间局限,坚持“群众在哪,宣讲阵地就建在哪”,把宣讲搬到群众“家门口”。一是盘活现有宣讲阵地,依托全镇6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将阵地打造成群众“看得见、进得来、坐得住”的固定学习点;二是打造“流动课堂”移动阵地,根据农时季节和群众生产生活规律,组织宣讲队与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
聚焦“讲什么”,创新方式让宣讲有“人气”。版书镇始终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讲什么”,以“宣讲+”多元模式打破理论宣讲的“枯燥感”,让政策理论“活”起来、“动”起来。一是“宣讲+文明实践”,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政策宣讲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在开展“移风易俗进万家”“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时,同步讲解相关政策要求,让群众在参与实践中理解政策;二是“宣讲+案例解读”,针对社保、医保等专业性较强的政策,把“参保缴费标准”“报销比例计算”等专业术语,转化为“每月要交多少钱”“看病能报多少比例”“报销流程怎么走”等群众听得懂、算得清的通俗表达,同时结合村民身边的参保报销案例,让抽象政策变得具体可感,真正实现“讲群众想听的,传群众需要的”。
下一步,版书镇将继续优化宣讲模式,持续充实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让基层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民生温度”,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多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
上一条: 版书镇:多措并举做好网络安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