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庙首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党建工作高度融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建设战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资源、统筹推进,确保高质高效。对镇域内年久失修的原农田灌水渠道进行改造,新建机耕路,既提高了农田供水效率,节约了水资源,又增加了种植面积,方便了群众生产作业,加快了农业农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强”组织建设,提供队伍保障。该镇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利用周一例会、“茶香书吧”、“远教一刻钟”、“学习强国app”等学习性组织,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相关政策、知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广”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该镇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技指导员和党员志愿服务队作用,开展各项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宣传,通过“板凳会议”、田间走访、党员大会、公众号、朋友圈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高标农田项目建设的意义、目的,让广大群众关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一步加深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了解。
“细”项目规划,夯实实施基础。该镇精心规划项目地点,精细项目落实,采用“铁脚板”丈量的模式,做到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积极与上级农业部门对接,分别对4个村居进行实地调研勘测,系统了解了当地农田灌溉的水源地以及水道分布,技术员们测绘记录了管道、沟渠尺寸,为改造计划的实施奠定了数据基础。并充分利用现有田间工程,做好资源整合,把农民意愿和专业科学结合起来,将灌溉渠道及机耕路平整作为首要规划重点。
“严”监督保障,筑牢质量根基。该镇常态化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展监督检查,每周周一例会通报项目进度,将质量监管放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过程,严格保障项目高标准、严质量实施,组织镇纪委、镇农水等部门工作人员成立监管小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工程质量、工程材料、工程进度、工程量变更等关键环节,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进一步压紧压实实施主体、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三方责任。发现存在问题,即时反馈、限时整改,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协助做好沟通协调和精准对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