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旌德县版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版书镇结合地方特色打造了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南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人人都是乡村振兴的奋楫者。“在桃树保花保果的关键时期要做好修剪、疏果、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这会直接影响后期收入……”南关村致富能手、身边好人马世红正在南关村农民夜校教授村民桃树种植技巧,他流转山地150亩种植桃树2000余棵,每年给付30户村民土地流转金300元/亩,为8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给付工资120元/天,并与南关村村委会达成入股合作协议,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保底分红3万元。另外,他时常在农民夜校向村民传授种植技巧、交流产业发展经验,带领村民抱团发展致富,确保乡村振兴不落一人。
龙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人人都是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获得丰富的斗争经验,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龙川村新风堂里红色歌声飘扬,歌颂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传唱着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作为皖南闻名遐迩的红色沃土,皖南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在龙川成立,点燃了皖南革命的燎原之火。为传递红色火种,传承红色基因,龙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红歌红舞队,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以歌曲、舞蹈、群口词等形式传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村里的文艺达人方年翠每月组织红歌红舞队成员在实践站内排练歌曲舞蹈,激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吸引着周边村民前来观赏学习,一传十、十传百,目前红歌红舞队成员已有40余名。方年翠说:“红歌红舞以更直观、更生动的形式带领大家重温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艰辛不易,使红色文化直抵人心,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白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人人都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大家再加把劲儿,赶在中午前把这里的枯枝和淤泥清理干净。”白沙村护河志愿服务队队长齐中桃一边清理枯枝,一边鼓励大家加快清理进程。白沙河是白沙村的“母亲河”,为改善白沙河水源、水质,提升河道生态环境质量,白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白沙村护河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每月定期打捞河道内的垃圾袋、塑料瓶、漂浮物,全面清理河道两侧的杂草枯枝和白色垃圾。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美超市”平台作用,鼓励村民将分类收集的烟头、塑料瓶、废弃电池等生活垃圾送到“生态美超市”兑换积分,再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广大村民共同守护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美丽白沙。